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7篇
  免费   200篇
  国内免费   293篇
测绘学   128篇
大气科学   256篇
地球物理   156篇
地质学   499篇
海洋学   94篇
天文学   24篇
综合类   56篇
自然地理   11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81.
Sedimentation problems in the access channels of the Gezhouba Navigation Locks at the Third Channel, which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the navigation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1) the cause of deposition in the access channel, 2) effects of the deposit--reducing embankment and sediment sluices and 3)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sediment deposition at the Third Channel and the sediment discharge of the Yangtze River. Analyzing a four years' field data of sounding records with respect to the lock operation,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flood release through the navigation channel resulted in severe deposition, especially the sediment deposits induced by eddy current are difficult to be cleared off by flushing and jeopardize the working conditions of the lock operation. It is obvious that the flood release through the navigation channel should be minimized. In order to reduce the sediment deposits caused by eddy current attempts should be made to adjust the alignment of the boundaries and layout of the entrance of access channels.  相似文献   
982.
作者采用浊度计和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在近海区域连续、定点观测的应用中,利用浊度与悬沙浓度之间良好的线性关系,对潮汐半月周期内的浊度和ADCP后向散射声强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讨论了小、中、大潮期间利用ADCP后向散射声强反演悬沙浓度的可靠性,反演过程中综合考虑了声学近场非球面扩散和本底噪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海域中,小潮情况下,各水层内悬浮泥沙成分较为稳定,ADCP后向散射声强与浊度变化相关性较高,达到0.91;而在大潮情况下,ADCP后向散射声强与浊度变化的相关性降低,悬沙浓度及成分容易在海流的影响下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983.
基于台站观测资料,评估了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最高时空分辨率的第五代大气再分析资料(ERA5)对1979~2018年间中国大陆区域10 m高度风速的气候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的再现能力,并同步对比分析了ERA5资料100 m高度风速的特征和长期趋势。结果表明,ERA5资料10 m和100 m风速在空间分布、年—季节—月尺度演变的气候特征方面与台站观测非常一致,10 m风速气候态空间相关系数达到0.66。观测和再分析资料均显示,中国近地层风速呈现出显著的区域性特征,风速大值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北地区西部、新疆北部以及青藏高原西部地区,上述区域的风速季节差异也相对明显,春季风速最大。台站观测、ERA5资料10 m和100 m全国平均风速在4月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6、3.0、4.5 m s–1,8月为最小值,分别为2.0、2.4、3.5 m s–1。从月平均序列来看,ERA5资料的10 m风速较台站观测偏高0.3~0.5 m s–1,而100 m的风速较10 m风速整体偏高1.2~1.4 m s–1。在风速变化方面,台站观测风速在中国陆地区域整体呈下降趋势–0.4 m s–1(39 a)–1,春季下降趋势最显著[–0.5 m s–1(39 a)–1],且1979~1992年冬季风速降幅最大[–0.7 m s–1(14 a)–1],2013年以后风速逐渐增强。ERA5资料两个高度层的风速在整个中国区域均没有明显的长期变化趋势,4个季节风速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与观测也存在差异,100m风速的长期变化趋势与10 m一致但变化幅度大于10 m风速。总之,ERA5资料对中国大陆区域气候平均风速具有较好的再现能力,但无法呈现台站观测风速的长期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84.
以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再分析资料ERA5为参考数据,评估由探空数据建立的中国区域88个单站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m)与地表气温(Ts)线性关系模型的精度.各站Tm-Ts线性模型计算的Tm(计算值)与ERA5 气压层数据积分所得的Tm(参考值)间偏差均方根值(RMSE)为1.8~5.5 K.不同站模型计算值与参考值间存在-1.22~4.54 K 的系统性偏差,且绝大多数测站(82个站)系统性偏差为正值,即模型计算值总体上大于参考值.补偿各站系统性偏差后,模型计算值与参考值间RMSE降为1.5~3.5 K.与使用中国区域统一模型相比,使用单站模型平均能提高0.6 K的Tm计算精度,尤其在中国西部、西北和内蒙区域,精度提高可达1~3.9 K.对所有测站模型计算值和参考值间偏差时序进行分析,发现超过半数测站的偏差存在明显季节性变化.  相似文献   
985.
对2016-2020年全球模式ECMWF和区域模式GZ_GRAPES、基于模式的解释应用和广东省气象局发布的定量降水预报(QPF)进行检验和评估。结果表明:ECMWF和GZ_GRAPES模式对一般性降水预报技巧在逐年提升,对大雨或以上的降水预报技巧的提升缓慢。GZ_GRAPES对大雨以上降水的预报技巧和定量降水预报的精细时空分布均优于ECMWF,区域模式更易预报出中小尺度降水信息。分类暴雨评定表明,模式对台风暴雨预报最好、锋面暴雨次之、季风暴雨预报最差。模式的暴雨预报落区偏小、低估明显,预报员通过经验订正明显提升了暴雨预报评分,其中季风暴雨的订正量最大,但存在预报范围偏大、空报较高的问题。基于ECMWF集合预报的解释应用与预报员的定量降水预报能力相当,降水越强,解释应用技术的优势越明显,但对季风暴雨也存在严重低估或漏报。目前降水精细时空分布、季风暴雨、极端性暴雨等依然靠预报员的经验订正为主,随着集合预报模式和区域高分辨率模式能力的提升,将预报经验客观化并与数值预报解释应用技术结合是提升QPF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986.
浙江近海冬季大风风速推算和ASCAT风速订正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2010—2014年12月至次年2月浙江省自动气象站测风资料和ASCAT散射计反演的风场资料,通过模糊聚类空间分型,选取有代表性的站点建立浙江近海冷空气大风的风速推算公式,并对ASCAT近海风场产品进行误差分析和风速订正。结果表明:冷空气影响时浙江北部近海多数自动站与舟山浮标站相比有偏南风矢量差,南部近海自动站比温州浮标站有东南风矢量差,自动站风速一般小于浮标站。海拔高度与自动站和浮标站风速差值δ相关性不显著,站点离岸距离是影响δ的主要因子。冷空气影响时浙江近海ASCAT反演风速与实况相关系数的分布具有平行于海岸线且自西向东增大的特征,相关系数超过0.5的站点一般离岸30 km以上,舟山和温州12个浮标站测风与ASCAT反演风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浙江近海ASCAT风速的误差空间差异较大,经订正后的风速分布也具有平行于海岸线、自西向东逐渐增大的特征,且与观测的误差绝对值一般小于2 m·s~(-1)。  相似文献   
987.
我国霾和光化学污染观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霾和光化学污染已成为我国最严重的环境气象灾害,受到政府和公众广泛关注。针对我国的环境气象问题,国内外科研人员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发表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该文对近年来我国霾和光化学污染的观测、分析和影响研究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为将来相关研究提供基础。在霾污染方面,主要回顾了霾的现象与判别、组成与来源、影响霾的气象因素、霾的长期趋势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在光化学污染方面,主要回顾了污染的特征与水平、污染的区域化、臭氧垂直分布、地面臭氧影响因素、臭氧污染发展趋势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此外,还概括了霾和光化学污染危害研究主要成果,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研究中值得关注的几方面问题,包括进一步加强霾和雾的科学判识方法、污染物相互作用、污染-气象-化学-生态间耦合效应研究,特别关注光化学污染发展态势,加强长期观测资料的积累、分析与应用等。  相似文献   
988.
This study uses numerical simulations to examine a case of sea fog that was observed from 20 to 22 March2011 on the southern China coast. The observation dataset includes observatory data, cloud-top temperature from MODIS, GPS sonde, and data from the Integrated Observation Platform for Marine Meteorology(IOPMM). The simulations are based on the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WRF) model with four distinct parameter settings.Both the observations and simulations focu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g extent, boundary layer structure, and meteorological elements near the air-sea interface. Our main results are as follows:(1) The extent of mesoscale sea fog can be well simulated when the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has at least 0.5 ×0.5 horizontal resolution.(2) To accurately model the vertical structure of the sea fog, particularly the surface-based inversion, vertical levels must be added in the boundary layer.(3) When these model conditions are met, the simulations faithfully reproduce the measured downward shortwave radiation, downward longwave radiation, and surface sensible heat flux during the sea fog period.  相似文献   
989.
徐仕琪  涂其军 《地质论评》2016,62(S1):415-416
稀有金属是新疆优势矿产资源之一,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曾为我国国防工业和尖端技术的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献。目前已知新疆有稀有金属矿床(点)69处,其中超大型矿床1处(可可托海),中型矿床4处(柯鲁木特、库卡拉盖、阿斯喀尔特和大红柳滩)。区内具有巨大经济价值的是花岗伟晶岩、花岗岩型和碱性花岗岩型。本文通过对新疆69处稀有金属矿床(点)的统计分析,从成矿时间、空间、成因类型等几方面全面总结稀有金属成矿规律,归纳稀有金属主要控矿条件,指出新疆稀有金属矿地质勘查有利地区和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990.
在青海南部治多—杂多一带1∶25万地质填图中,发现二叠系阳新统上部层位的类动物群,新建尕日扎仁组和索加组。尕日扎仁组以泥质岩、细粒石英砂岩为主,夹粉砂岩、灰岩、玄武岩,属陆棚相,产少量非有孔虫、腕足类、双壳类化石,地质时代为阳新世孤峰期晚期,与下伏九十道班组整合接触。索加组分为2个段,下段以透镜状滨岸相底砾岩为特征,上段以含燧石条带及结核的台地相灰岩为特征,产类、非有孔虫、腕足类等,地质时代为阳新世冷坞期,与下伏尕日扎仁组平行不整合接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